欧洲之行其实主要是为了来伦敦。珊珊毕业回国后很久没有再来过伦敦,从认识她起就老惦记着再回来玩玩,我也从来没有到过英国,所以就来了,因为是最后一站所以待的久点,朋友家蹭住,期间还去了湖区。一方面伦敦比我想象的要年轻许多,文化也超级多元,堪比纽约。另一方面伦敦不愧是当年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厚重的积淀绝不仅仅体现在大英博物馆惊人的馆藏里,在伦敦的几天有很多次恍然大悟…
和纽约一样,在伦敦的通勤全靠地铁,只是在伦敦,地铁不叫 Subway, 也不叫 Metro,叫 Tube。不过这也挺形象的,圆圆的车身,相对狭小的车内空间,还真是个 Tube.
大英博物馆给我的震撼和以前第一次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时感受到的震撼如出一辙,这两者间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博物馆里有很多在老师带领下来参观,上课的小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与资源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见识与视野自然得天独厚。虽然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无所不包,但通过互联网你无法感知到真的置身于一个堆满木乃伊的巨大房间中的感受。
在异国博物馆系统的参观母国珍贵历史文物的感觉还是有点怪,不过若不是在这里,恐怕相当一部分文物也留不到今天,更别提展示在世人面前以供研究分析了。即使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也都与我们的历史和藏品极不相配,这事只能怪自己。
就在我拍这张照片之前,照片左侧的两位同胞刚刚跨过护栏,分立左侧的这尊敦煌塑像两侧合影留念… 我觉得这些藏品还是继续保存在这里要好一些…
在日本展厅看到一个来看展的美国小伙子穿的 Tee 很有意思,这种事也就美国人搞的出来吧,哈哈哈
没有时间去海德公园,但是除了海德公园伦敦也还有很多其它不错的大公园,而最好的就是公园里人很少,确实有放松减压之功效,人多少这个事情又是死穴。
造访了我很喜欢的杂志 Huck 总部
SouthBank 是伦敦地标性的滑板地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曾经出现在无数滑板录像中,是所有滑手到伦敦后一定要去“朝拜”的地方。而在我去的时候由于政府要对这附近一带进行大规模改造,所以这个滑板场行将不保,伦敦本地滑手随后发起了大规模的拯救 Southbank 的活动。
另一个新加坡的朋友带我去她常去的 Hillsong 教会作礼拜,排队2个多小时才赶上第二场,如此现代的礼拜形式也是以前在国内所没有体验过的,大开眼界。
但是我们在离开伦敦的前一晚去看了一出美国舞台剧…